保健資訊報你知
滑鼠手靠推拿?常見6迷思解惑
滑鼠手用傳統推拿法最有效?不用滑鼠就不必擔心滑鼠手?民眾對於「滑鼠手」存有諸多迷思。醫師指出,許多患者容易忽略「滑鼠手」的疾病前兆,或是採取不正確的治療方式,導致錯過早期治療時機。
每當有筋骨疼痛問題時,民眾常有「民俗療法」更有效的迷思,彰化基督教醫院復健部醫師劉森永指出,有患者因此延誤病情。若手掌出現麻木感,不可輕忽,需盡快尋求專業醫師協助。
【滑鼠手常見6迷思】
迷思1/我很少用電腦、滑鼠,不必擔心滑鼠手?
俗稱的「滑鼠手」就是腕隧道症候群,當過度使用手部或用力不當時,位於腕隧道的正中神經會受壓迫,引起手部發麻、無力。滑鼠手好發於經常使用電腦及滑鼠的族群,因而得名,常過度使用手部的家庭主婦、廚師、鋼琴家等,也是高危險群。
迷思2/手有麻木感是因為氣血循環差,要先去推拿?
劉森永醫師指出,許多病患最初求助於民俗療法,因而延誤就醫,其實推拿對於腕隧道症候群的發炎症狀並沒有幫助。此外,針灸也是民眾常使用的療法,實際上效果有限,僅在症狀輕微時有些微消炎效果。
迷思3/睡到一半因手麻痛醒,是睡姿不良導致的?
有民眾睡覺時被手麻痛醒,誤以為是睡姿不良所導致的,其實已經出現腕隧道症候群的典型症狀。處於睡眠狀態時,手腕易彎曲或受壓迫,因此麻痛症狀常於夜間加劇,劉森永醫師建議,患者睡覺時可配戴副木,避免壓迫正中神經。
迷思4/物理治療有效嗎?
腕隧道症候群常見的物理治療為紅外線、雷射、蠟油等熱療法,主要作用在於鬆動韌帶,可以減少神經受壓迫的麻痛感。患者在家也可藉由每日3次熱敷15分鐘,或是伸展手部筋腱來舒緩不適。
迷思5/為什麼處方藥中有維他命B群?
一般民眾常以維他命B群作為提振精神的營養補充品,其實B群還有修復神經的效用,能治療受壓迫而損傷的神經。但患者仍需配合其他藥物治療,通常以口服或是注射類固醇藥物來消炎,口服易有副作用,因此建議以局部注射來減緩發炎反應。
迷思6/開刀才能根治嗎?
中輕度症狀時,可藉由護具、熱療,並搭配藥物來治療,不一定需要開刀。治療後仍未改善,或是出現手部魚際肌萎縮,才會以手術治療,主要藉由劃開韌帶筋膜來減少壓迫,但開刀之後,至少要讓手部休息6個禮拜以上,否則易復發。
遠離滑鼠手 正確姿勢是關鍵
腕隧道症候群患者配合治療後,多能改善症狀,但錯誤的姿勢是造成滑鼠手的主因,平時仍需多加留意腕部姿勢,避免手腕處於彎曲、扭轉或是用力不當的狀態,並適時讓手腕舒緩及休息,才是有效預防滑鼠手的根本之道。
發表留言